濠头乡上河村:做好“加减法”为乡村振兴提速
2021-09-16 11:44:3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慧 | 作者:胡建波         

土地增减挂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,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。近年来,濠头乡上河村通过实施全省连片面积规模最大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,唤醒了“沉睡”的土地,打破了发展的“瓶颈”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来到濠头乡上河村,矗立在村口的“上河村”村牌格外引人注目,把村名写在残垣断壁上,看似简陋的背后却蕴含着该村支部书记张小雄的一份良苦用心。

濠头乡上河村书记 主任张小雄:这堵墙村里面一直有人让我推掉,说这个太破旧了,我就是要保留下来,让我们村里面的人记得这个70年代的生活与现在美好生活的对比。

上河村的好日子要从眼前这片种满了生姜和水稻的土地上说起,上河村位于濠头乡西南部,距离乡政府2公里,总面积9370亩,其中林地面积8500亩,稻田面积870亩,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,底子薄、基础差。在2017年村集体经济一度欠款达4.6万余元。

上河村书记 主任张小雄:上河村平均土地不到0.6亩,我村在2018年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,把我村荒废二十多年老房子恢复水田100多亩,现已全部流转给大户发展产业,每年租金三万多块钱。

为打破土地资源“瓶颈”,摘掉产业发展“紧箍咒”。从2018年起,上河村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,把老村庄的土坯房、危旧房全部拆除复垦,共拆除危旧房287幢,拆除面积47073平方米,新增水田86.7亩,面积规模和推进速度均为全省之最。

上河村书记 主任张小雄:实施这个项目以后,既消除了安全隐患,又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。

随着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加的不仅仅是村民的收入,还有推进乡村振兴的底气。上河村有一排独特的河卵石风景墙,是由河卵石加水泥浆堆砌而成。据介绍,这道墙是村支书带领党员到沤江河畔捡河卵石做材料,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共同建设完成,这样的风景墙全村共有800多米。

上河村书记 主任张小雄:通过干部党员一起(努力),我们现在已经完成这个鹅卵石景观墙800多米,巷道硬化1000多米,水沟改造也是1000多米,对这个人居环境改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。

水泥巷道增加了,有些农村老物件却在慢慢减少。村民张辉家的门上就装有一个老物件——矮门,这是过去为了防止家禽弄脏屋子设置的,如今,矮门上的门栓早已不见踪影,而爱干净的老大爷却不打算修复了。得益于村里施行的“家禽圈养”制度,由村集体出资购买围栏网,发放至各家各户,要求农户在“家禽圈养承诺书”上签字,并成立“家禽圈养督促队”在全村范围巡查、检查。家禽不再出圈,农村的矮门也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。

上河村村民张辉:现在大家的鸡和鸭都圈养起来了,再也不用担心鸡鸭会跑屋子里去弄脏屋子,这道门也就失去了意义,修不修都无所谓。

上河村的土地增减挂钩,“增”的是乡村振兴的底气,“减”的是脏乱差的过去,一增一减之间,百姓富了,村庄美了,村民的幸福感、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
上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刘兵:通过做好土地加减法和人居环境整治,把群众的收入加上去,把脏乱差减下去,同时发展水稻、大棚蔬菜、烟叶、生姜等农业产业,以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加速推进乡村振兴。


责编:何慧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